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2024-08-29 来源:哗拓教育

《局外人》读后感 篇1

生活里,谁可以永远做个局外人?

对于看书的选择,我的原则是选经典的看——既然经典都看不完,为什么要费事看些可看可不看的呢?阿尔贝加缪、《局外人》盛名在外,还没看之前就只感觉到这定是一本很精彩的书,抱着很大的期待。

全书分两部,篇幅不长,花了半天就看完。看第一部的时候,我是懵的,书的内容和我的期待成了反比,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默尔索请假去乡下的养老院参加了母亲的葬礼,回到家后和女友亲热,叙述了一下与同楼新认识朋友的故事,最后在一次同他外出游玩时在懵懵的情况下枪杀了一个新朋友的仇人。我一度觉得是否自己鉴赏能力有限,遗漏了许多深刻的东西,而努力回想。看到后来发现,前面的所有剧情描写,均是作为最后法庭审判时的铺垫。

在法庭上,方才开始感受到了这部小说剧情的荒谬所在。默尔索杀了人,预审法官与检察官却揪住前边毫不相关的琐事——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表现,在参加完葬礼后的活动来作为批判其没有人性、杀人动机的证据,并成功说服陪审团,将其判处绞刑。整个审讯过程,默尔索作为被告,几乎没有为自己发言的机会,所有的动机、所有的行为,均被检察官等“局外人”以强硬的方式加之其身。

生活里,大家都是别人的局外人。所做的事,按理说当事人最为清楚,可是往往会发现,“局外人”常常企图争当“局内人”,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人,评判外界,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观点和判断是正确的,以此来寻求自己内心的安全和稳定。从本质上来说,这或许也可以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自我保护的方式。也因为如此,“局内人”也就常被排除在外,成为了自己的“局外人”。自己的事情,却要交给别人来定夺。一种情况呢,是自己自愿成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希望谋求外界的帮助和指点,来辅助自己判断,“旁观者清”。

另一种情况就比较被动了,即不得已而成为了自己事情的“局外人”,即如默尔索一般,任由外界指摘与评判。这种情况也比较危险,作为个人来说,力量与话语权有限,当成为了靶子,后果就无法控制。若是仅受少数人的指手画脚,偶然性很大,但仍可接受;若是受到了一群人的评判,而所有人的评判还趋同时,则容易怀疑人生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成为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局外人”。像默尔索一样,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个有些丧丧的佛系男主,对什么都没有热烈浓厚的感情,心态平和稳定,人畜无害,这么一个中性的角色却在检察官等一众人的评判下,成为了冷血无情、毫无人性的杀人凶手。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在杀人前的所作所为,与社会习惯的道德观念和准则不一样,引起了陪审团所代表的“社会大众”之不满,因而杀人的前因后果在他们眼中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对“在母亲葬礼上应当流泪”等道德行为准则的执行。执行了,再说别的事,不执行,就有问题!

就是这么强盗的逻辑,显而易见,书中看起来是如此的荒谬,但是现实中其实又怎会少呢?大多数人,都不希望成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那一个,都希望能够通过抱团,通过对某种理念的共识、对某种行为的遵守,以得到社会的认同,来换取内心的安全感;出格的人少之又少,不是在被他人做价值判断、受到社会的毒打如默尔索,就是在与周边的碰撞中学会了顺从,成为众人中的一份。作为一个个体,在人性自私的前提下,很难做到永远当一个公正明理的“局外人”,若不为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辩护,成为一个“局内人”,那么很有可能只能被动地沦落为为他人价值观的践行者。即便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不企图将价值观强加于人,成为了“局外人”,又如何能够保证别人不会成为你的“局内人”呢?

《局外人》读后感 篇2

高潮不在于人类的荒谬庭审与“我”的妥协,而在于神甫的灵魂审判与“我”的对抗。法院可以以“道德”问罪审判我的死亡,但无权再进一步妥协我的灵魂。

人是多样而独立的,人生在世,不该行尸走肉,丧失自我。可有些人就是追求调试与妥协,甘愿为所谓的道德责任所裹挟;有些人就是追求真实的意识与感受,又被置身于局外。

于局外人而言,大众意识审判得了肉体,却审判不了个人意志。那些高举着的道德,是在绑架自我的真实感受。他们活在当下,又不免有着消极和被动的意味。

于局内人而言,纵使得到了社会道德的认可,但感受却不断被大众意识所替代。那些道德价值,是个人的付出奉献,又是对他人的要求索取。他们不断调试,却又不免变得盲从。

说透了世界本也是虚无,本就带荒谬。只是局内局外,谁都没能自洽,也未能平衡。

《局外人》读后感 篇3

默尔索开枪打死阿拉伯人是出于自我防卫,也许存在自我防卫过当,但罪不至死,为何最后会被处决?我想加缪用来概括《局外人》的这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可以揭示真相,——因为他不参与这个社会设定的游戏。

在审判默尔索案件的整个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公众的焦点都不是默尔索开枪打死了阿拉伯人,而是他在母亲葬礼上真实得近乎冷漠的表现,母亲去世后不合时宜的享乐私生活。案件审理到最后,正如默尔索的律师在法庭上的质问“说到底,他到底是被控埋葬了他母亲还是被控杀了人?”而检察官义正言辞的回答,需要有可敬的辩护人那样的天真质朴才能不感到这两件事之间有一种深刻的、悲壮的、本质的联系,他用力地喊道“我控诉这个人,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看到这里,我想如果默尔索的母亲听到这句话,会不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满脸怒火地指着检察官说“是谁给了你这个权利在这里颠倒黑白、歪曲事实?你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如此中伤我的孩子?”如果这一幕真的发生,我想我一定拍手称快。

审判官以及邻居们对于他把母亲送进养老院这件事,觉得他抛弃了他的母亲,但事实上是因为他没有能力照顾母亲,他跟母亲也没有什么共同聊得来的话题,作文所以为了让母亲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他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在那里母亲还能找到跟她聊天的伴。但不了解情况的不相关的围观者却怀着恶意在审判默尔索,他们不接受他的解释,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这多么可笑,何其荒诞!我们总是习惯参与别人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活带着自己的主观评判去指手画脚,这样的我们给别人带去痛苦,难道自己就很高尚吗?默尔索对别人的人生不感兴趣,不去窥探、不去评论,但却总有围观者来打破他的宁静。

《局外人》读后感 篇4

书中的大多数场景似乎都在夏日的烈阳之下,即使默尔索被关进了牢狱,长达10个月的审判期间,有没有过多的描写其他季节。夏日的阳光是强烈的,是无所不在的,烈阳之下少有阴影。书中的人,似乎都不大对夏日感到厌倦,甚至于对于玛丽来说,烈阳能让她晒的比默尔索黑。默尔索讨厌烈阳,因为烈阳会使他疲倦,即使是在母亲的停尸间,强烈的灯光也让他感到困意。也正是因为默尔索讨厌烈阳,想到去黑色的小岩石下纳凉时,造成了那场枪击案。

这也让默尔索,注定和书中的其他都不一样。默尔索的与大多数人的不一样在于,他对世事的无所谓。母亲盖棺之后不想打开,仅仅是因为觉得太麻烦;觉得母亲和自己呆在一起没有共同话题,而且自己的收入也不足以维持生活,于是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不像沙拉玛诺,宁愿与一条退毛的狗在一起也不愿去养老院。

默尔索的不一样在于他太真实了,真是到只剩下内涵,不在于别人的看法,因此身边人都喜欢他。

对于雷蒙来说,默尔索的真实在于他的不畏惧。雷蒙面对电车上那个男人的挑衅时,毫不犹豫得打了他一拳;在沙滩上遇见阿拉伯人的时候先发制人打了他一拳,使得阿拉伯人即使有刀也退了好远。但雷蒙遇到警察时,即使面上堆砌着不畏惧的笑容,但是等到警察扇了他一巴掌时,他也只问了问警察能否把烟捡起来,甚至双腿哆嗦。但默尔索并没有因为雷蒙没有还手而讨厌雷蒙,而是回答他不喜欢警察。

对于沙拉玛诺来说,他真实到不在于外人的非议,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让母亲真正能习惯自己的老年生活,让母亲在养老院里认识了“未婚夫”贝雷兹“,而不是像沙拉玛诺一样,与狗相依为命。

对于玛丽来说,他真实到不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必须感到难过,必须不能去看喜剧电影。而默尔索对于玛丽而言,玛丽是对默尔索产生好奇的,作文默尔索永远是一个被动的人,唯有对玛丽他是主动的,主动扶玛丽上水鼓,主动约玛丽看电影,主动提出想和玛丽一起吃午餐,主动向玛丽提出去塞来斯特的饭店吃晚饭。这不得不让玛丽怀疑,是因为爱让默尔索变得主动吗?但当玛丽问默尔索是否爱她时,默尔索说不爱,即使说想结婚也是无所谓。于是玛丽才问自己,自己是否爱默尔索,玛丽认为自己爱默尔索只是因为默尔索是个怪人,与众不同,明明只对自己主动,但他的主动却不是因为爱。别人会为了得到玛丽而说谎说爱她,但是默尔索明明只对她主动却诚实得说不爱她。玛丽希望得到默尔索真正的爱,而不是性欲,或者其实这些不叫爱,而是想占有控制默尔索的爱。

但默尔索并不是完全和身边的人不一样,默尔索也爱自己的母亲,也有性欲。默尔索也会因为朋友的情谊做一些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来维持一个群居动物应有的表现。但这也让默尔索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局外人,因为他与身边人的人还有牵扯,而不是彻底成为两个时间的人。

烈阳之下,也没有完全的阴影。

《局外人》读后感 篇5

很庆幸我买了读客的这个版本,没有它的导读,我是不能深刻领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的。

《局外人》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在读的过程中我有些庆幸我不是默尔索,并且我并不喜欢他,因为他懦夫的一面令我耿耿于怀,以至于忽略了他英雄的一面。他不囿于看似合理实则荒诞的社会游戏规则,以主动脱离这一世界去反抗,我需要学习他的清醒;但与此同时,他对生活的态度我实在反感:“我怎么都行”,他走向了虚无、混沌,生命力因此而停滞,他在虚无中静止。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星光洒在脸上的时候,他的生命力苏醒了,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从未正真离开过这世界,他不是一个彻底的局外人,他摆脱了虚无,在与世界的相遇中迸发出了猛烈的热情与爱意。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体会来的太迟了,我希望我以及我爱的人不要陷入虚无。加缪说:“诞生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如果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们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了。正确的路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最后,“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局外人》读后感 篇6

上个周末 天气不错 自己跑到新华书店转悠 其实这本书早就想读 一直拖着 这次在书店看到 便翻了起来 结果一个小下午就看完了 其实如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除了百度上的推荐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有一颗强烈肯花时间不间断的读完的心 这本书主要的收益就是 默尔索肯做别人想做敢不敢做的事情 我读书喜欢将书中人物经历的事情移驾到自己的身上 说实话有很多时候我特别为默尔索的所作所为感到着急 为什么就不能最后的审判说一些违心的话呢 当我觉得我不理解默尔索的思维方式的时候 我意识到 自己的思维方式居然被社会 被周边的人同化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 从小所榜样的人和物 当我们经历了现实的考验后 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 我们不会随自己当时最本能的心意 在母亲的葬礼上哭不出来 随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觉得在母亲的葬礼次日就和朋友做爱没关系 为隔壁的邻居做假证没关系 星期天呆呆的在阳台上坐一天 生活方式也随意随性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放弃老板给个一个好的升职加薪的机会 就连最后开枪时 描写的也是在太阳燥热脑子懵圈的状态中 整部剧 在默尔索杀人被审判进入高潮 依次出场的律师 神普等人都十分不理解默尔索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律师 我也不和律师一样的想法 觉得为了最后的审判对自己有利 放大自己因为母亲过世的悲痛 因为这个而造成误杀 这样的话总比后来的死刑要判的清 但是在默尔索的心中 哪怕违背了自己当时的一点心情都觉得 那样的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样的人 也正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吧 始终保持随心随意 我想我肯定曾经也那样过 只是那样的自己真的吃过苦头 当你随心随意 与世界格格不入时 你就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这个世界就会用规则把你淘汰出局 即使在这个案子中 默尔索最后背叛死刑 那么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因为其他的事情 与这个世界的社会规则背道而驰 而受到其他的惩罚 我想小说的最后 默尔索也是在狱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吧 最后和神普的对话 自己的感悟 小说写的相当精彩 自己忍不住读了三遍 我想 现在我还是没有勇气去做默尔索那样的人 即使这个社会从小教育我们也是做那样的一个人 正直 诚实 不虚伪 可是 ... 有些事情真的会让自己无可奈何 一次又一次的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 去说去做自己不想说不想做却又不得已的事情 我也在反思自己 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以上 只是自己的读完的拙见 写下来 也全是为了不白读这本书 可能与作者的真实意图有违背的地方 有机会还会再度读 希望会有新的感受 如果有幸被其他豆友读到,不喜勿喷 ... 谢谢

《局外人》读后感 篇7

“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对把握,但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有绝对把握的。”by《局外人》

刚开始读《局外人》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有点读不懂。我感觉默尔索这个人活的没有朝气,没有期待,他有些令人搞不懂。

读到面对审判官、法官、律师对他进行审判的时候,他仿佛是一个局外人,他不曾参与这些事,而那些人已经因为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这些道德问题对他宣判了死刑,决定了他的生命。而他仍然不如所动。他最后被判处死刑,将在广场上被斩首示众,他居然还有心思对断头台的构想浮想联翩。

默尔索置身事外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个理智的超乎常人想象的一个人。对于母亲的死,他觉得人都是要死的,这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他没哭是因为确实哭不出来。他在母亲下葬的次日便去和女友看喜剧电影,是女友提议的,他认为这没什么。母亲已经死了,但生活仍要继续,形式上的吊唁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老板提议他去巴黎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认为“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人们无法改变生活”拒绝了老板的建议。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强烈的爱憎,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对切身利益漠然处之,什么事都秉承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游离于传统价值观之外,被自认为拥有正确三观的人唾弃。他也正是因为这种处事方式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读到文章末尾默尔索对神父失控大喊的那一段的时候,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我受到了震撼!这是一个不愿多做解释的局外人被逼上绝路时的失控爆发。他认为神父的确信不值女人的一根头发,但是他,他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是他对于自己很有把握,对自己所有的一切很有把握。

“在我所度过的整个那段荒诞生活期间,一种阴暗的气息从我未来前途的深处向我扑面而来,它穿越了尚未来到的岁月,所到之处,使人们曾经向我建议的所有一切彼此之间不再有高下优劣的差别了,未来的生活也并不比我以往的生活更真切实在。其他人的死,母亲的爱,对我有什么重要?既然注定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生活幸运儿都像他这位神甫一样跟我称兄道弟,那么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所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他懂吗?大家都是幸运者,世界上只有幸运者。有朝一日,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会判死刑,他自己也会被判死刑,幸免不了。这么说来,被指控杀了人,只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处决,这又有什么重要呢?沙拉玛诺的狗与他的妻子没有什么区别,那个自动机械式的小女人与马松所娶的那个巴黎女人或者希望嫁给我的玛丽,也都没有区别,个个有罪。雷蒙是不是我的同伙与塞莱斯特是不是比他更好,这有什么重要?今天,玛丽是不是又把自己的嘴唇送向另一个新默尔索,这有什么重要?他这个也被判了死刑的神甫,他懂吗?”

默尔索不是白痴,不是混蛋,也并非冷血动物,充其量,他是一个过得太过理性自我的人,理性到洞穿了虚无本质,不屑戴起面具在人群中行走。自我到不愿泯然于世俗的价值观,即便因此失去生命。

我想我大概无法成为“默尔索”,我没法理智的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对这个世界置身事外。就像我无法理解他在母亲葬礼上的不哭泣,就像我无法做到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的三观受这个世界的影响,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可是我觉得我喜欢现在的状态。起码我认为我是真实的活着的!我是一个绅士的存在的人!但是我不反对默尔索这种人的存在,我无法评判这种人的超乎寻常的理智是对还是错。因为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他人。尊重理解就好!

《局外人》读后感 篇8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在局外,把一切从头来过。

无论你是在人群中格格不入,还是在社会上风生水起,都应该读一读《局外人》这本书。我们人生中都有过某一个时刻,叛逆,怀疑,想要对抗着世界上不公平的种种游戏规则。只不过在这场逃离的旅途中,我们很快败下阵来,默尔索却用他的生命为代价追求着他的真理。

“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是有理的,我现在依然有理,我永远都是有理的。”

文中的默尔索就像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徘徊在社会边缘,游荡在生命边缘,孤独儿充满肉欲。他拒绝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当着母亲的棺木抽烟喝咖啡,甚至在葬礼第二天就与一个女人去电影院看了喜剧,发生不正当的关系。他在杀人后拒绝撒谎,拒绝忏悔,他的行为一次一次挑战着当时的社会规则。因为他打破了这个世界荒诞的游戏规则,他便判为一个道德上的罪人,一个穷凶极恶的凶手,一个“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的人。加缪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局外人》,“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的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极刑。”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道德、舆论、宗教的力量远远超过了法制的公正。

默尔索冷眼旁观这个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仿佛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身体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葬礼上感到的困意,玛丽的肉体,热辣辣的阳光......他排斥着所有虚伪的、不纯粹的感受,慢慢脱离了与这个世界的连接。然而在默尔索理性的对抗中,却又陷入一种生活的迷茫,他不止一次无所谓的说着“我怎么都行。”对他来说

“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

“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这里的生活并不使我厌烦。”这种消极的态度令他的灵魂停滞不前,让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一片虚无的荒原。

在对默尔索的审判中,各方人士纷纷登场,他以一种近乎单纯的眼光看着审判的进行,也正是在这场审判中,审判员的控诉、证人的辩护让拒绝感受的默尔索又有了表达的冲动,文中说:

“那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我有一种想哭的愚蠢冲动,因为我意识到所有这些人是多么憎恨我。”

“塞莱斯特朝我转过身来,我觉得他眼里闪出泪光,嘴唇颤抖哆嗦,那样子好像在问我他还能尽些什么力。我呢,什么也没说,也没有做任何表示,但我生平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拥抱一个男人的想法。”

然而这一切争辩都是徒劳,他又很快恢复成那个迫切的想要一切结束,好赶紧回到牢房去睡觉的人。

加缪说过,诞生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敞开了胸怀,默尔索灵魂的荒原中爆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原来自己从来没有与世界真正脱离,他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瞬间是幸福的,这一刻感受到生命与世界的触碰也是幸福的。不用忏悔过去,也不用期望未来,此时此刻,把一切从头来过。

“如此接近死亡的时刻,妈妈也该感到解脱,并准备好把一切从头来过。没有人,没有人有权利为她哭泣。我也一样,我也感到准备好,把一切从头来过。”

无论是局内还是局外,我们都该心存感激,靠我们微弱的力量,在迷雾中造出一条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路。

《局外人》读后感 篇9

大概感情淡薄本身不至于并定义为某种罪恶;共情这种能力如若拥有自然是好的,但过多的感受,只会令自己感到苦痛绝望,反而是一无所知只顾自己,好似能心安理得的平稳生活。说起来又能有什么感同身受呢?即便清楚有受到别人的同情,愿意接受这份馈赠而不会伤得更深的性子,几人能有。到头来还不是都在失去,全无所获。如果可以,能够站在自己之外去看待自己一团乱麻的生活,毫无逻辑的思想,浅薄的认知,混乱的道德观世界观,也不失为有趣的事情。只不过要藏好,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如此淡漠的。

看小说不经感慨主角虽然奇异,但拥有毁天灭地般的诚实,这是不能被世人所允许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同这个世界不一样,大概还来不及唱出下一句歌词,便会被蹂躏碾磨至消亡。因为这是公平的。所谓公平,本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小部分也不算什么。公平本身没有任何的高尚或卑鄙,全看受众的心思:大家都卑鄙,那么公平就是卑鄙的通行证;大家都高尚,这种伪命题也没有讨论的价值。相对的公平是对自己是否足够用利,只要自己获得平均以上的收益,那想必还是较为公平的。如果实在贪心,那亦可以将公平的标准再拔高一些。本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心之所向而已。

所以保全自己的方式,有一条必然是千万不要勇敢的当诚实的人,不然连自己的生活都只可旁观,无法参与进去了。发表感受前务必明白,人是社会动物,是没有内在的,或言不需要内在的。就如同科举那样。科举做得好,自然有可取之处;但标准如何制定,便要满足大多数的意志。以满足大多数的愿望选拔少数人,选出部分逸才,遗弃部分鬼才。其实仔细想想,还真的蛮公平的。只要自己同那两者都不搭边,甚至可以直言这世上没有更公平的事情了。像是歌词说的,“没文化的人不会伤心”。

反正维系世界正常运转的,本就不是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做牛做马的卑微的平凡大多数,就好比膳食金字塔中碳水化合物那一栏,不可获取,又最为廉价。想到被肆意玩弄的凡人会被贬低为韭菜,总觉得这甚至是某种赞美:韭菜在金字塔中的地位恐怕还要稍微高一些呢。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资格认为自己的被割的韭菜吧,应该说自己的是被割的麦子,价值低的同时,甚至还没有韭菜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

审判主角罪孽的本就不是他是否杀了人、动机是什么这些。他最需要被直视的恶在于,他为什么同正常生活的人不同。被认为是常识的,不可说出口的话,他轻而易举的就能讲出来,百无禁忌。应该迟疑,好好思考收益的事情,对他来说也无关紧要,简单的好像存在即合理。随波逐流,没有渴求期待,也没有伤悲痛苦。每个明天都不过是昨日的重演,今天即是痛苦的根源、又是平淡的流淌着的光怪陆离的眼后斑点。维系他同世界的那根线并不如旁人那么强健,更容易扯断,倒也是相同的疼痛感。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呢,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好难想清楚。《人间失格》里的太宰治算是有努力的生活了么?明明都是局外人,却为了能够装作自己是确实的活着的,作文惹得命运禁不住试图反复开他的玩笑。是该说很悲哀呢,还是很巧妙呢。如若幸福相通,或许许多的不幸亦有着相通的地方。最不济也要沦为“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把所有好的坏的情感拉低到一起,比不出高低来。笑和哭,不相同的表情,用以表述相同的心情。

加缪最令人不喜,同时又令人无限尊敬的地方就是,他认为人对于荒唐的生活,更应该奋进积极。尊敬的方面不需说明,不喜则在于这样的思考实在过分残酷了,就好像告诉你明明你未来一生都全是苦难,却还是要笑出来哟。毕竟只要能够笑出来,那么你所经历的全部也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了。这几日才明白也许这样想只是诗人的呓语。看大连理工那个研究生的遗书,语调不一样很淡,平静得甚至有些俏皮,并不至于沉重么。

也许呀,并不是只要能笑出来就没有大不了;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才可以,能够诚实的笑,诚实的哭出来,都不会觉得生活过不去。只有面无表情的嬉笑怒骂,把所有想说的话、不想说的话;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都平静地归纳总结出来的,才是下定决心,绝不再继续前进的吧。

所作所为都同自己无关,是不是又是另一个维度的局外人了呢?没有批判什么的心情,只觉生活实在是荒唐,该怎么拥有加缪那样的决心呢?好奇妙。

《局外人》读后感 篇10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句话是加缪人生哲学的根基,但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在他笔下的人生荒诞不经,确实处处真诚的袒露,他也许只想活得真实而简单!

《局外人》是战后第一部经典小说,是“出现在历史环节上完美而富有意义的作品。”是法国20世纪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堪称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著名小说之一。《局外人》的主人公是以为年轻职员默尔索,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持着一种“无所谓”态度,但就因为这样,由于某日去海边度假,被卷进一宗杀人案中,最终被判斩首示众,酿成了悲剧。生活在荒诞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去面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这说明了,不论这个世界怎么样,都不应该违背这个社会规则。对于塔索生活的社会,就因为在他母亲的葬礼上哭泣的人,都很有可能会被定为死刑,成为了异类,社会的异类!但默尔索很真诚,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是什么就说什么并且拒绝掩饰自己的感情,善良温和,不说废话之类的;他的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守己,实在诚率,但在那个社会看来,就是一种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庸庸碌碌,浑噩懒惰……

虽然他是一个穷人,喜光明正大,但却是我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默尔索对于母亲下葬时不恸哭,这并不是一种无情不孝,而是对于一种真实执着的热情激励。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有人会奋起抗争,有人却维诺无从,最后的结果是生命的告终。所以在那个社会,要接受传统的价值,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倘若,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就无疑成为这会的“局外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人的性格到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断崖。“而我,我好像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我抓住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从某种角度上说,默尔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难面前总与醒悟了,他回归自我,完成了和这个冷漠而荒诞的世界圆融统一。

他明白这个世界虚无的本质,他一时到了自己之前的一切方法,态度都是对的,只因这个世界本来的方式,在苦难之后,他发现了自己,却为时已晚了。然而,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悲哀,因为他直到死亡,都依然保持了自己想要的真诚,坚守自我。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不会爱生活。默尔索在孤独与绝望中悟出了,一个人即使只生活过一天,甚至一百年也不至于难以度日,他有足够的东西可供回忆,绝不会感到烦闷无聊。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愉快!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当想摆脱一个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总会做出一种表示很赞同的样子,这个是不是出于人的一种反应,有时候,我也差不多是这样,因为还有自己的事要去做。

转回话题,默尔索在什么被判定结束的前夕,对生存充满了渴望,他朝思暮想逃跑的机会,却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愿望。如果还有机会,他希望重活一遍。只有经过死亡的威胁,才会体会生存的意义。而那些碌碌生活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曾有人问他是否悔恨,他说他只感到无限的疲倦。在最后一刻,他觉醒了。

人生在世,就是想活得真实而简单,就不该演戏作假!但有人会限于社会环境而变得有心机,隐藏内心的真实。也许这才是存活之道吧!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内心的善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