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高考,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有人对高考的公平性表示赞同,有人却对高考的残酷性进行批判。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高中学子都要面临这样一场考试,并且在大考之后与朝夕相处的同学分道扬镳。那段日子,虽然苦,但至少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然而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来说,并不知道被取消的高考制度何时能够恢复,未来也是不可预期的。
直到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直到现在,已经有40余年了。在这40年中,无数位考生为了高考前仆后继、挑灯夜读。为的就是能够在高考那一天,能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而历年的考题变成了众多高考学子的参考试卷。
虽然每一年高考试题的题型都不一样,可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前几年的试题总是能够参考的。但在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一年,并没有往年的试卷可以参考,当时全国共有570万名考生同时走向高考的殿堂,这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但这次高考,最后只录取了30万人左右,录取率非常低。据当时的考生说,之所以录取率如此低,与试题难度脱不了干系。那么,这次高考考了些什么内容呢?当年的考题真的那么难吗?
上图是197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题是命题作文,第二题是解释五个词语,第三题便是我们现在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这些题型对我们现在来说非常简单,而且从括号中的要求得知,当时已经分文理科了,而且理科只考作文,这就更加降低了理科考生的难度。当然必须要提一点,那时候的考生不但要答题还要抄题,但毕竟题量不多,即使要求抄题,答题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当时河南省的高考数学题,这份高考题可谓是中规中矩,就难度而言,其实也就是一个中等水平,而且少了很多现在在题中所设的陷阱,都是直来直去,考的是考生的基础。现在数学成绩在七八十分左右的学生差不多都能答出来,只要把公式等记清楚,这份试题中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最后再来看下英语题,这份英语试卷的前几题还是很容易的,而且还带着当时的一些政治色彩,这些题目放到现在,可能一个初中生就可以考到很高的分数。但最后一道翻译题放到现在都不是一道简单的题,是一道压轴题,能够完整答出这道题的在当时都是真正的人才。
看完上面的试题,很多人觉得1977年的高考题其实一点都不难,要是自己去考,肯定能够考一个好成绩,上一所好大学。但事实上,时代与教育条件不同,试题的难度也不同,就像几十年后的考生做我们现在的高考试卷时恐怕也会觉得简单。所以在那种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们现在看着很简单的试卷,却对当时参加考试的知识青年们是个不小的考验。
总的来说,当时高考录取比例只有29:1,产生如此低的录取比例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便是当时大学稀少,如果不是足够优秀,根本考不上。其次,对于那个年代的考生来说,难的不是试题,而是试题之外的事。这些知识青年考试之前,由于要参加农村繁重的劳动,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学习文化知识,这使得他们的文化底子都很薄弱,想要考出一个好成绩,的确不容易。
小星世界观,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