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孙中鸾
如果不得不学习,就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课前准备:学生必须学新课前预习完成
(一)、知识回顾:
1、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则2倍焦距则表示为:______。 2、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 (远、近)所成的像是 、 、 ;使用投影仪时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 (远、近),像是 、 、 ;用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 、 。 (二)、了解几个概念:
(1)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2)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三)、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四)、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所需器材有哪些?
答:
(五)、实验中物体应分别放在离凸透镜多远处(物距范围)来进行实验?
答:1、 2、 3、
三、进行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如右图。
(2)、将实验器材按上图所示摆放。
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是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注意填入表格
(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仍在2f以外,即u>2f,重复步骤(3),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记录。
(5)将蜡烛放在凸透镜2f处,即u=2f处,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记录。
(6)将蜡烛向凸透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之间,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记录。 (7)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步骤(6),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记录。 (8)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 透镜焦距f =_____cm 物像的性质 像物距与焦距 物距距像距距的关系 u/cm 变大小 倒正 虚实 v/cm 变化 化 u>2f u=2f 2f >u>f u=f u 4、从实验及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同侧、两侧);虚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同侧、两侧)。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___透镜(靠近、远离),且像变________(大、小)。 结论: 5、结合实验,想一想: ①成实像时,要使像变大,那么必须使u ,同时v ;要使像变小,那么必须使u ,同时v 。(选填“增大”、“减小”) ②成虚像时,物距u总是 像距v;要使看到的虚像变大,那么必须在f内,将凸透镜 物体,若要使看到的虚像变小,那么必须在f内,将凸透镜 物体。(选填““>”、“<”、“远离”、“靠近”) 四、课堂达标: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4.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的范围.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6.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 8.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 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9.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10.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10 cm C.30 cm D.15 cm 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 ) A.焦距大于30 cm的 B.焦距小于30 cm的 C.焦距等于30 cm的 D.焦距等于15 cm的 12.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 cm B.7cm C.10 cm D.20 cm 五、我学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u>2f u =2f 2f>u>f u=f u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