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池穿刺引流治疗恶性颅高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2023-11-20
来源:哗拓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第8卷第6期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07,Vol 8,No6 ・ 97 ・ 腰池穿刺引流治疗恶性颅高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叶琳,张齐龙 (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颅高压;引流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6—0O97一O2 普培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4例,其腰池压力均> 18.6 kPa,其中>39.2 kPa 14例。主要症状体征:头痛和发 热24例,脑膜刺激征14例,意识障碍征7例,视力障碍6 例,呕吐15例,抽搐11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早期腰池 穿刺引流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其中 治疗组14例,对照组1O例。两组主要临床资料的比较见表 1 新型隐球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程2~4周内病死 率高,与颅内压显著增高密切相关。而降低颅内压是降低早 期病死率的关键。对本病,常规的甘露醇脱水治疗效果欠 佳,本院对14例患者采用早期腰池穿刺引流(腰池穿刺放置 微导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每次引流7~9 d,每天引流脑脊液 25O~400 mL)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1997年1月至2006年5月经墨汁染色或脑脊液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症状体征及治疗前CSF隐球菌计数的比较( ) 2方法 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二性霉素B静脉及鞘内 注射常规治疗,辅以甘露醇及激素治疗[1]。治疗组另采用早 期腰池穿刺引流,引流时间7~9 d。方法:在腰3/4或腰4/5 椎间常规消毒后用18号硬脊膜穿刺针刺人腰池后,将一内 径为1 mm的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引入,并留置于腰池约3~4 em,导管另一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脑脊液24 h,引流量在 250~400 mL之间 J。 症状体征的变化,2周末脑脊液隐球菌计数,隐球菌转阴时 间,疾病转归情况和是否并发脑积水为观察指标。 3)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3次墨 汁染色阴性;好转,临床症状好转,隐球菌计数减少;恶化,临 床症状加重,隐球菌计数增多。 4) 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3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2周末症状体征及CSF隐球菌计数 的比较见表2。治疗组隐球菌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2) 观察项目:以抗真菌治疗2周后头痛、视力障碍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周末症状体征及CSF隐球菌计数的比较(,1) 2)治疗组中1O例隐球菌转阴时间为(34±13)d,明显. 4短于对照组(49士23)d(P<O.05)。治疗组头痛视力障碍及 意识状况改善均较对照组为优 其中4例患者引流后头痛和 意识障碍即刻减轻;视力障碍患者中1例引流2 d后视力明 显改善,另2例亦在1周后改善。对照组2例视力障碍1周 讨论 脑疝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头痛、视力 障碍又是其常见的症状,上述均与恶性颅内压增高有关,常 规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虽然有效,但作用缓慢[3],患者常因 无法度过早期恶性颅高压而导致脑疝死亡或因持续颅高压 引起视乳头水肿而导致视神经萎缩,遗留视力障碍后遗症, 因此,采用早期腰池穿刺引流的方法治疗伴有恶性颅内高压 后才有改善,仍有重度视力障碍1例。对照组有脑疝2例。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并发脑积水。治疗组治愈1O例、好转2 例、死亡1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86 。对照组治愈3例、 好转3例、死亡3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6O 。两组疗效差 异有显著性(Pd0.05)。 的新型隐壤菌脑膜炎可早期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 发生,减少视力障碍等后遗症。 在采取严密观察下行腰池排放脑脊液的治疗后,本治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98 ・ 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第8卷第6期PracticalClinical Medicine,2007,Voi 8,No6 急诊介入治疗支架内闭塞一例报告 尹秋林 ,李林锋 ,李彬 ,王洪 ,洪 浪 (1.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2.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2005级,南昌330006) 关键词:介入治疗;支架内闭塞 中图分类号:R542.2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6—0098~01 的闭塞处理比较困难,常规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本例患者 于急诊PCI前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效,冠状动脉造影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闷痛9 h于2007年2月3日入 院。患者曾于2006年1月突发胸闷痛,诊断为急性前壁心 肌梗死,于前降支开口处置入一3.5 mmX18 mm药物洗脱 支架(DES),术后服用氯吡格雷9个月,肠溶阿斯匹林、美托 洛尔、辛伐他汀一直服用。人院前在外院应用尿激酶150万 单位溶栓治疗,胸痛不能缓解。入院时心电图示:V 一V 导 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肌酶谱:CK—MB 200 U/L升高,肌 钙蛋白阳性。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开口原支架 内血栓形成,完全闭塞,缺失无血流。即刻送人2.0 mmX 20 mm球囊反复扩张病变,造影示远端显影,管腔内有大量血 栓,前向血流TIMI 1级。继续应用球囊以不同压力扩张前 降支近、中、远端,并予冠脉内缓慢注射肝素3 000 U,10 airn 支架内完全闭塞。对血栓形成部位进行了反复球囊扩张后, 但由于血栓未清除,前向血流TIMI1级,冠状动脉内注入肝 素取得了良好效果,前向血流恢复,但支架内仍有残余血栓。 支架内血栓的主要矛盾为血栓形成,其本身不存在管腔固定 狭窄,单纯球囊扩张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置入雷帕霉素DES 挤压血栓,充分贴壁后造影示血栓消失,前向血流TIMI3 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雷帕霉素DES用于支架内血栓形 成安全有效,支架血栓和再次血运重建显著减少,效果与 冠脉孤立病变相近 ]。但由于DES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 移和增殖,正常血管内皮覆盖支架的时间较长,因此我们的 经验认为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时间至少2年以上,否则 后造影示前向血流恢复,但支架内仍有残余血栓。于是在原 支架内再置入一枚3.5 mmX 24 mm雷帕霉素DES,覆盖原 支架。再次造影示血栓消失,前向血流TIMI 3级。术后继 续应用氯吡格雷、肠溶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抗凝抗血小板 治疗,未发生胸闷痛,于2月11日好转出院。 易形成支架内血栓。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Cutlip D E,Balm D S,Ho K K,et a1.Stent Thrombosis in the Modern Era:a Pooled Analysis of Multicenter Coronary Stent Clinical Trials[J].Circulation,2001,103:1967—1971. [2]Degertekin M,Lemos P A,Lee C H,et a1.Intravascular Ultra— sound Evaluation after Sirolimus 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2讨论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2O ~25 ]。多与支架与血管 壁贴合不完全、不稳定性斑块、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时 for Denovo and in Stent Restenosis Lesions[J].Euro Heart J, 2004,25(1):32—38. 间过短等因素有关。本例患者仅服用氯吡格雷9个月,停用 氯吡格雷3个月后再发支架内闭塞。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 (责任编辑:罗芳) 组14例患者无一例诱发脑疝,说明对弥漫性脑水肿,无颅内 明显占位,在严密观察下,腰池排放脑脊液减压是可行的。 国内外学者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颅高压,采用脑室外引 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此方法对合并脑室明显扩大者可有 效降低颅高压,避免脑疝。但对于弥漫性脑水肿尚无脑室扩 助手段,但尚需在临床观察中收集更多的样本以观察该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7~ 179. 大,腰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可能具备更多优点:①腰池引流对 脑组织无直接穿刺损伤风险;②持续缓慢引流脑脊液可迅速 颅内减压,避免脑疝,改善症状,为抗真菌赢得时间,并减少 后遗症;③有利鞘内给药,避免反复腰穿之苦;④加快脑脊液 [2] 张齐龙,雷建平.腰穿置管持续放脑脊液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 炎[J].江西医药,2001,13(5):321—322. [3]周亮,陆兵勋.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 型隐球菌脑膜炎[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1):46—47. [4]顾菊林,温海,陈江汉,等.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治疗隐 球菌脑膜炎6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9):744~ 745. 循环,引流出脑脊液中含大量病原菌渗出物及炎性因子,缩 短病原菌清除时间 ]。 总之,早期腰池穿刺引流对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 菌脑膜炎,尤其对急性起病,早期即有意识障碍,脑脊液中蛋 白急剧升高,糖含量持续低下患者治疗提供了一项有效的辅 (责任编辑: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