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3)
237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分别增加32.8万人和70.0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37万张,增加100万张。
四、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17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17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增加了3789万人,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减少了1619万人,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17年末的36.0%增加到2017年末的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7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一五”期间,我国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目前平均达到 1200元以上,全国 4000多万退休老人受益。基本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医改”迈出坚实步伐。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占全国50.7%的县,2017年扩大到86%的县,参合农民也从4.1亿人,增加到
7.3亿人,合作医疗的推进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经过几年的试点,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并提高补助标准。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5亿人和1.88亿人,人们对早日告别“看病难、看病贵”充满期待。2017年,新农保试点启动,我国农民在 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2017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3%左右的县。
目前,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老人均已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81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29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376万人,增加27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6173万人,增加76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306万人,增加6898万人。2017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
安居是民生之愿。近年来,我国政府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性购房,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2017年12月的“国四条”,到2017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以及9月底多部委联合调控房地产……短短一年之内,从中央政府到各职能部委、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几乎没有停歇。2011年“国八条”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房地产调控的高-潮。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政府着眼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费政策,支持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17年末,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计划中,有4000亿投向了保障性
安居工程,主要用于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在中国农村,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而大规模起步的公共租赁房,也圆了不少“夹心层”家庭的安居梦。2017年全国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2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26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力度为历年之最。“十一五”期间,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了150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通过廉租房制度,实现了对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
五、关注困难群众疾苦,加强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民间疾苦,枝叶关情。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
大力加强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无论是身在城市,还是农村,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2017年,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7年,全国有1509万农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400多万农村居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有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有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有554.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
从清欠到制定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权益逐步得到全面的保障。工作在城里,过节回农村;年轻在工厂,养老在农村;贡献在城市,保障在农村——这是农民工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而最近几年,农民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全国开始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017年党和政府提出要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份 9000多字的文
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通篇贯穿着一条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从“简陋工棚”到“阳光公寓”,从“流动的花朵”到“进得去,读得起,学得好”,从暂住证、务工证到选民证、医保卡、工会会员证,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歧视性规定逐渐消除。2017年明确要求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2017年政府提出了包括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到2017年 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 2950万人、4475万人、1811万人、5876万人。
无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还是雪冰冻、干旱灾区,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回望“十一五”,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巨灾多发。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据统计,共有22.2亿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因灾死亡、失踪10.4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在大灾大难面前,国家先后投入救灾卫生防疫投入近12.5亿元,自然灾害救济资金近850亿元,在汶川地震
后抢救生还者8.4万余人,在玉树地震后抢救人员2000余人,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解救1243人。更值得称道的是,汶川地震灾区2年就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为我国赢得了广泛赞誉。近年来,国家救灾补助政策不断完善,每次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在“十五”期间已有的应急救助、倒房重建、冬春救助等基础上,国家在“十一五”时期新增了旱灾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遇难人员家庭抚慰、“三孤”人员安置救助等项目。中央救灾补助标准也大幅提高,紧急转移安置补助由“十五”期间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台风灾害单列为人均70元,倒房补助由每间补助300元提高到户均补助1万元,高寒地区达到户均1.4万元,冬春生活补助由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
不论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017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达1250亿元,拉开了之后 5年为数亿农民减负增收的大幕。“十一五”时期,国家不断完善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增加补贴规模,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多予、少取、放活”,好政策如同和煦的春风,催生了大地的活力。从2017年到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 2017年的 45.5%下降到2017年的41.0%。“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至少1.5亿农村家庭受益,平均每个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减负500多元,还使大量辍学学生重返课堂。“十一五”期间,我国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而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等措施,更体现出政府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出台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重大举措。除上述几方面政策措施外,还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民生保
障机制等方面,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需强调的是,我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作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艰难,也要看到这些重大举措取得的可喜成绩,还要看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极不容易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极不平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将激励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 [篇2]
民生,这个事关全体人类基本生活的工程。从广义上讲:是同人民生活相关的所有事项,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观念、体制各个方面,无所不包,但是这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太大的范围,反而不容易把握和操作,冲淡了人们对于民生问题的直观关注和理性判断;从狭义上讲:民生是从社会层面直接着手的关于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事项。狭义的概念基本吻合了现实的生活状况。所以,我们所说的民生基本上是狭义的民生。
(一)民生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自古以来,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于民生的主张。就道家学派而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墨子的“兼”、“非攻”思想就是对民生问题的极大包含,其主张爱民、和平,为人民谋得福祉;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在汉代,刘氏家族十分重视劝课农桑,鼓励农人自给自足;同时开展文化革新,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全国
的文字和语言全面统一;而且刘氏家族对于税费的减免十分大方,在水利、农业、文化、交通等等各个方面都让利于民。
在唐代,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
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目前基层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
中国社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和现世瞩目的灿烂文化。然而,任何社会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基层,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不得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发展不平衡,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成为社
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
第二,经济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80%多,中等
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10%~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局面。
第三,民生结构设计不理性,体制空缺严重。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医疗机会、就业机会、住房机会等等,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而现在造成的现状是体制的空缺十分严重,民生结构不合理,导致上学、就业、医疗等受到不公
正的待遇,缺乏统一有力的调配。
(三)改善民生的几点措施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从自身的体会出发,感觉基层社会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是造福一方百姓,干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为老百姓带来好处,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们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
位和加快转变。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将受到很大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就将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加快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机构设置、职能明确、资源配置等方面,强
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社会的民生问题还是一个大难题,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论制度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从基层改善社会民生,纵向贯穿,横向扩展,对于社会民生的改善,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 [篇3]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在中国,自古以来变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注民生的主张。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此同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
在唐代,汤太重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有了这些坚实的后盾,中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改善民生呢?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我得出以下总结。
总体而言,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外,在生态建设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法杖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面,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政府应当维护教育的福利性,不能轻易地推行教育市场化。特别是义务教育,一定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力度,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此外,在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特别重视劳动者的继续教育。第一,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好处能够塑造具有创造性动机、知识、能力、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现为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目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国民个体创造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第二,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国家高级技工所占的技工比例为20%到40%不等,我们国家不到4%,总缺口为上千万人,差别悬殊。我们国家的技术工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几千人缺口,变成现在高达40万的缺口,我国职业教育与“技工荒”问题现在已经表现的非常清楚了。所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就业结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教育担负着民族振兴和社会公平的双重角色。所以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对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我们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这一点。教育的公益性质和教育
的战略地位决
定着教育不能纯粹靠市场,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和条件。
2、就业方面,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以发展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二是要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劳动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政府的介入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3、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
4、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和促进社会和-谐
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 、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药管理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之,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要坚持公共医疗公益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