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 15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诗经·郑风·子衿》) ?(《诗经·邶风·式微》) 。(《诗经·蒹葭》)
,
(2)纵我不往, (3)微君之躬, (4)蒹葭采采,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用精妙的描写表现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
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
。
。
(7)《黄鹤楼》中使用叠词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是: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
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
ng地等着四面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dài(______)瓦 慈xiáng(______) 暮霭(______)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4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2分)
3.某校组织开展主题为“我与古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王刚同学在谈到活动的收获时,写了下面的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6分)
学校诗词活动开展得非常好,【A】随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觉得,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B】我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用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享受古诗词。那么,【C】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背诵积累。其次,要注重对关键词的品析。第三,要通过想象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①画线句【A】中,“________”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________”。(2分) ②画线句【B】有语病,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在【C】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2分)
(2)山清水秀是我们共同的期盼,为响应这一口号,社团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的诗句,请从你熟悉的
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4分)
(3)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的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请根据下面的调查
结果,说说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词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是什么?(5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情况调查表
有无阅读计划 有计划 有时有计划 没有计划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好孩子,你忙,你提笔远不如弹琴那么容易。 我也忙,可是我十分钟一刻钟就能给你写上一张纸。只要你不嫌繁烦,我可以经常跟你谈天,譬如听我独白。只要你的静默不是为了病,我决不多操心。
一九五四年二月四日
百分比 10.1% 31.3% 58.6% 是否做读书笔记 每读必做 凭兴趣做 从不做 百分比 0% 24.6% 75.4% 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A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
多少天的不安,好几夜三四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我常对你妈说:“只要是孩子工作忙而没写信或者是信在路上丢了,倒也罢了。我只怕他用功过度,身体不舒服,或是病倒了。”谢天谢地!你果然是为了太忙而少写信。别笑我们,尤其别笑你爸爸这么容易着急。这不是我能够克制的。天性所在,有什么办法?以后若是太忙,只要寥寥几行也可以,让我们知道你平安就好了。等到稍空时,再写长信,谈谈一切音乐和艺术的问题。
你为了俄国钢琴家[指著名钢琴家Richter[李赫特]]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也常常为了些特殊的事而睡不着觉。神经锐敏的血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常常劝你尽量节制。那钢琴家是和你同一种气质的,有些话只能加增你的偏向。比如说每次练琴都要让整个人的感情激动。我承认在某些romantic[浪漫底克]性格,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无可避免”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时反而是一个大累!为了艺术的修养,在heart[感情]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B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无须逢人请教,再在你我之间讨论不完,只因为你的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我连带也为你操心;再加近两年来国内为什么school[学派],什么派别,闹得惶惶然无所适从,所以不知不觉对这个问题特别重视起来。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些有名的virtuoso[演奏家,演奏能手]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
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孩子,勇敢些!别怕!别踌躇!而最要紧的是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一乱,精神决不可能平静。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4.(家书·内容)家书是真情的流露,从这几则书信来看,傅雷跟儿子交流了哪些事情?(4分)
5.(家书·语言)从文本语言特点考虑,填入第一则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②弹琴重要,写信不重要。
6.家书除读起来感人至深外,文字也富有特色,请从画线句中选择一句作批注。(3分)
7.(家书·人物)读了这几则书信,并结合全书的阅读,请总结你心中的傅雷形象。(6分)
8.(家书·争议)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也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可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17分)
(材料一)
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在线餐厅外卖行业发展喜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外,根据得到的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能铺满168个足球场。
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超过6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材料二)
关于外卖垃圾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业者、消费者。
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中餐和西餐不同,汤多、油多,不适合用纸盒包装。考虑到成本因素,可降解餐盒也不合适,目前只能用好用又便宜的塑料餐盒。包装不严实导致汤洒出来,很容易被投诉。如果消费者能自带餐具,我们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到消费者手中时再倒入自带餐具,那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
消费者李先生说:“以前我总是因为懒得出门就经常叫外卖,无形中产生了很多外卖垃圾,现在我认识到了外卖垃圾的危害,以后我打算少吃外卖,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9.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B.商家不用可降解餐盒、纸盒包装,是为了节省成本。 C.商家将外卖包得严实,是为了避免被消费者投诉。 D.塑料快递袋可利用再生料加工生产,重复使用。 10.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3分)
11.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分)
12.请根据以材料二和材料三,请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来降低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6分)
【三】(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便要还家 .
( ( ( ( (
) ) ) )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性嗜酒 .(4)造饮辄尽 .
(5)不足为外人道也 .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好读书,不求甚解。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陶渊明描写这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用意?(5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随着时间的飞逝,许多事物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遇上许多事情,也会碰到许多麻烦,也许我们曾灰心丧气,也许我们曾高兴雀跃,也许我们曾痛苦流泪,也许我们曾后悔不已……但是我们是否依然保持着那颗初始的心,坚持做着什么呢?
请以“我依然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可填“快乐、自信、坚强、坚持、幸福、微笑”等词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诗经·郑风·子衿》) ?(《诗经·邶风·式微》) 。(《诗经·蒹葭》)
,
(2)纵我不往, (3)微君之躬, (4)蒹葭采采,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用精妙的描写表现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
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
。
。
(7)《黄鹤楼》中使用叠词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是: ,
【答案】(1)蒙络摇缀 (2)子宁不嗣音 (3)胡为乎泥中 (4)白露未已 (5)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6)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7)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有“络”“缀”“嗣”“萋萋”等。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
ng地等着四面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dài(______)瓦 慈xiáng(______) 暮霭(______)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4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2分) 【答案】(1)黛 祥 ǎi (2)苍桑 沧桑
(3)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4)描写 抒情
【解析】(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注意“黛”字不要写错,“祥”的偏旁也不要写错。(2)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若想正确书写汉字,学生平时就在书写时要掌握书写规则,要准确理解字义词义,要适当扩大阅读量,在多读多写中不断积累。(3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要注意成语的本意、比喻义及其适用对象、场合、习惯;了解成语的来源,还要把握成语的多义现象,使用时辨析好它的意义选择意项,不能望文生义。(4)试题分析:表达方式是经常考查到的内容之一,学生平时要了解议论、抒情、说明、叙述、描写等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并能正确运用。 3.某校组织开展主题为“我与古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王刚同学在谈到活动的收获时,写了下面的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6分)
学校诗词活动开展得非常好,【A】随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觉得,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B】我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用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享受古诗词。那么,【C】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背诵积累。其次,要注重对关键词的品析。第三,要通过想象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①画线句【A】中,“________”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________”。(2分) ②画线句【B】有语病,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在【C】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2分)
(2)山清水秀是我们共同的期盼,为响应这一口号,社团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的诗句,请从你熟悉的
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4分)
(3)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的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请根据下面的调查
结果,说说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词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是什么?(5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情况调查表
有无阅读计划 有计划 有时有计划 没有计划 百分比 10.1% 31.3% 58.6% 是否做读书笔记 每读必做 凭兴趣做 从不做 百分比 0% 24.6% 75.4% 【答案】(1)①改善 提高 ②将“运用古诗词”与“学习古诗词”调换位置 ③示例:如何学好古诗词呢? (2)示例:①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出两句即可)
(3)①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时缺乏计划性,随意性比较强。 ②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和拟写句子的能力。A句用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B句语序不当,将“运用古诗词”与“学习古诗词”调换位置。C处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一个过渡句。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可以填写:如何学好古诗词呢?第(2)小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有关山水的诗句有很多,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第(3)小题考查图文转换。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比较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时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强;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这些都是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词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好孩子,你忙,你提笔远不如弹琴那么容易。 我也忙,可是我十分钟一刻钟就能给你写上一张纸。只要你不嫌繁烦,我可以经常跟你谈天,譬如听我独白。只要你的静默不是为了病,我决
不多操心。
一九五四年二月四日
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A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
多少天的不安,好几夜三四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我常对你妈说:“只要是孩子工作忙而没写信或者是信在路上丢了,倒也罢了。我只怕他用功过度,身体不舒服,或是病倒了。”谢天谢地!你果然是为了太忙而少写信。别笑我们,尤其别笑你爸爸这么容易着急。这不是我能够克制的。天性所在,有什么办法?以后若是太忙,只要寥寥几行也可以,让我们知道你平安就好了。等到稍空时,再写长信,谈谈一切音乐和艺术的问题。
你为了俄国钢琴家[指著名钢琴家Richter[李赫特]]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也常常为了些特殊的事而睡不着觉。神经锐敏的血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常常劝你尽量节制。那钢琴家是和你同一种气质的,有些话只能加增你的偏向。比如说每次练琴都要让整个人的感情激动。我承认在某些romantic[浪漫底克]性格,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无可避免”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时反而是一个大累!为了艺术的修养,在heart[感情]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B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无须逢人请教,再在你我之间讨论不完,只因为你的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我连带也为你操心;再加近两年来国内为什么school[学派],什么派别,闹得惶惶然无所适从,所以不知不觉对这个问题特别重视起来。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
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些有名的virtuoso[演奏家,演奏能手]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
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孩子,勇敢些!别怕!别踌躇!而最要紧的是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一乱,精神决不可能平静。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4.(家书·内容)家书是真情的流露,从这几则书信来看,傅雷跟儿子交流了哪些事情?(4分) 5.(家书·语言)从文本语言特点考虑,填入第一则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②弹琴重要,写信不重要。
6.家书除读起来感人至深外,文字也富有特色,请从画线句中选择一句作批注。(3分) 7.(家书·人物)读了这几则书信,并结合全书的阅读,请总结你心中的傅雷形象。(6分)
8.(家书·争议)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也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可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4.担心孩子的身体,叮嘱儿子多写信;战胜苦难,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探讨音乐和艺术的问题,技巧与音乐的关系;安排好生活,扔掉思想包袱。
5.选择①,理由:第一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 6.示例一:选A,“一个又一个”表明苦难多多,“梅花香自苦寒来”,勇敢面对,战胜苦难,自能登上人生顶峰。 示例二:选B,这句话傅雷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告诉儿子艺术家需要自制,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才能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7.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8.示例:我不赞同毕飞宇的说法。从《傅雷家书》中我们看到,傅雷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他关心儿子的生活,能在艺术上指导儿子,能够在儿子消沉和失意时给予建议,教导儿子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他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教子严格也深深爱着儿子的父亲,有这样一位父亲,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解析】
4.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第一封“好孩子,你忙,你提笔远不如弹琴那么容易”“只要你的静默不
是为了病,我决不多操心。”傅雷担心孩子的身体,叮嘱儿子多写信;第二封“人生的苦难,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变奏曲而已。”“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战胜苦难,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第三封“等到稍空时,再写长信,谈谈一切音乐和艺术的问题”“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探讨音乐和艺术的问题,技巧与音乐的关系;最后一封“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最要紧的是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要儿子安排好生活,扔掉思想包袱。
5.《傅雷家书》语言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除了关切,就是教导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傅雷担心孩子的身体,叮嘱儿子多写信。第一则横线上应填“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一句。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弹琴重要,写信不重要”语气生硬,和文章语言特点不符。 6.本题考查学生做批注。即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如“A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中 “一个又一个”表明苦难多,一个接一个,“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要勇敢面对,战胜苦难,最终成功。“B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明显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告诉儿子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严格自制,才能达到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我们先了解名著《傅雷家书》的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章节(段落或句子)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傅雷一丝不苟,对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正直、为人坦荡;是一位严厉尽责、深谙教子之道的父亲。
8.本题考查个性化理解与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自己是否同意毕飞宇的说法。《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傅雷教育孩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他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教子严格也深深爱着儿子的父亲,有这样一位父亲,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也可同意毕飞宇的说法,理由要充分,表达清晰。本题答案不唯一。
【二】(17分)
(材料一)
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在线餐厅外卖行业发展喜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外,根据得到的数据保
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能铺满168个足球场。
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超过6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材料二)
关于外卖垃圾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业者、消费者。
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中餐和西餐不同,汤多、油多,不适合用纸盒包装。考虑到成本因素,可降解餐盒也不合适,目前只能用好用又便宜的塑料餐盒。包装不严实导致汤洒出来,很容易被投诉。如果消费者能自带餐具,我们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到消费者手中时再倒入自带餐具,那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
消费者李先生说:“以前我总是因为懒得出门就经常叫外卖,无形中产生了很多外卖垃圾,现在我认识到了外卖垃圾的危害,以后我打算少吃外卖,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9.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B.商家不用可降解餐盒、纸盒包装,是为了节省成本。 C.商家将外卖包得严实,是为了避免被消费者投诉。 D.塑料快递袋可利用再生料加工生产,重复使用。 10.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3分)
11.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分)
12.请根据以材料二和材料三,请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来降低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6分) 【答案】 9.D
10.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11.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特别多。
12.(1)用中转盒装。(2)自带食物,尽量到店里和在家吃。(3)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4)制
定相关法律来规范。(5)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写出其中四点就可) 【分析】
9.D有误。原文为“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所以选项“塑料快递袋可利用再生料加工生产,重复使用”错。故选D。
10.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概括能力。根据“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得出: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根据“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超过6000万个”得出:外卖行业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据此综述即可。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能覆盖120万平方米”“3.27个”“超过6000万个”可知,材料一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可知,材料一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准确说明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12.本题考查拓展,联系现实,提出合理建议。建议针对性要强,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如:外卖商家可提供循环使用的竹筷、纸袋以及一些相对安全、无害的材料,从根本减少垃圾量。树立起每个消费者参与循环利用、节约环保的意识尤为重要。前端垃圾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都要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快配套环境资源的约束,健全行业环保标准、制定垃圾分类治理法律法规,加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环保门槛,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的量。只有社会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承担起责任,才有望改善目前外卖垃圾带来的环保问题,逐渐形成“社会共治”。
【三】(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
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便要还家 .
( ( ( ( (
) ) ) )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性嗜酒 .(4)造饮辄尽 .
(5)不足为外人道也 .
【答案】(1)“要”通“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特别喜爱 (4)每每,总是 (5)值得(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要”在这里是通假字,通“邀”,“邀请”的意思。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案】(1)竟不知道有一个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2)示例一: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示例二:喜好读书,不拘泥字面,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然后还要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明确。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中重点注意“乃”是“竟然”的意思。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这里渔人说的是关于他自己生活的情况,包括现在生活的时代、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等,所以他们叹惋的是他们与世隔绝的时间之长,叹惋桃花源外的战乱频繁、社会黑暗,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
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16.“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陶渊明描写这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用意?(5分)
【答案】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5分)
【解析】诗人描写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从侧面衬托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失望,也可以说是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却无能为力时的无奈与郁闷。 【参考译文】
【乙】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随着时间的飞逝,许多事物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遇上许多事情,也会碰到许多麻烦,也许我们曾灰心丧气,也许我们曾高兴雀跃,也许我们曾痛苦流泪,也许我们曾后悔不已……但是我们是否依然保持着那颗初始的心,坚持做着什么呢?
请以“我依然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可填“快乐、自信、坚强、坚持、幸福、微笑”等词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立意指津】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依然 ”。“依然”意味着“对曾经的坚守不变”。横线上要填的词语一般应该是抽象的,如:坚守信念、坚持梦想、执着于友情等。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事或物,如:留着那奖章、喜欢读书等。作文时,因为是“依然”,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坚守”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失去”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题。选择最有感触的素材,表达自己“依然执着”的心态,表达积极健康
的思想。体裁上,较适合写记叙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