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方式及内容

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方式及内容

2022-09-16 来源:哗拓教育


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方式及内容

摘要从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经费投入等方面总结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合理设置培训机构,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人员素质,合理确定上岗人员;突出培训重点,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等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体系;

教学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都展开了教学考核与评估、教学比武等活动。因此,如何科学构建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设立了教学督导团或督导考评小组等,以其评分作为学校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其管理基本上由教务部门负全责。多数院校没有设置培训教学技能的机构,很少有专门的政策和规定加以规范化、常规化和有组织化。

1.2 人员素质低,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学督导团成员大多是学校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可谓是德高望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为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老教师们的经验往往是中专的教学经验,他们中多数人缺乏高职教学的经历。督导团中没有中、青年教师的参与,老教师们不太了解中青年教师的心声,另外女性代表也很少,因此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3 经费不足,培训方式不当

督导团的主要职责是听课、评课、打分,基本没有或很少有活动经费或开支权力。在培训方面比较欠缺,或者因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不能满足需要,从而达不到理想效果。督导团成员受他们的年龄与精力限制,不能参与大量的培训;而且由于他们经历的限制,无法进行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的培训。有时他们的评分甚至还会打击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分值较低就会影响青年教师的收入,甚至影响其评先评优、晋升职称等,反而起不到激励作用。教务部门也由于精力与经费有限,仅能在每学期开展1~2 次教学比武、讲课竞赛等类似活动,要经常组织教师培训并收到好的培训效果是很难的。

2 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

一是正确认识培训组织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教学技能培训组织的作用远不止于当前督导团的听课、评分作为年终考核依据这一点上,其主要职责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其中以课堂教学技能教训为主,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变化技能、重点强化技能、演示

技能、板书技能、结束课程的技能、组织课堂的技能等[1]。技能培训内容多种多样,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完全有必要建设好一支有力的培训队伍和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二是培养和加强为教学服务的意识。高职院校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教学或者说人才培养是根本,科研、社会服务本质上都是要为教学服务的。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教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逐渐提高的,如果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加以培训,肯定能促使教师尤其是刚进入高职院校行列的教师们早日掌握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

2.2 合理设置培训机构,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应专门成立教学技能培训实施领导办公室,成员由教务处处长、各教学系、部、室主任组成,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及各种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条件保障,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等。应专门成立培训专家小组,主要负责具体实施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这些组织机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校要根据教学技能培训工作的需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师资技能培训、经验交流与推广,以及奖励表现突出的教师,以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2.3 提高培训人员素质,合理确定上岗人员教学技能的培训专家不能局限于本校,尤其是刚升格的高职院校;更不能局限于没上过大学讲台的退休老教师,而应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多聘请著名院校的著名“教学型教授”来传授经验。要出名师就必须多向名师学习。教学技能培训体系的部分人员应为专职,另一部分人可以为兼职。

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定编,因为编制就是经费。其次是确定哪些人进入这个体系尤其

是培训专家小组。专家小组的人员,既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考虑其身体与年龄状况及实际执行的能力,确保老、中、青合理搭配,男女兼顾,各专业结构与本地、本院的特色相符。这个培训体系也应该是一个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系。

2.4 突出培训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与培训手段传统培训的手段和方式主要有教研室活动、同行之间相互听课、撰写教后记、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等。这些活动由于缺乏较好的操作性与规范性,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名存实亡。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效的培训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专业知识、教学专业技能与教学专业技巧上,重点是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驾驭与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规范的板书与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强化课程导入技巧、重点强化技巧、提问技巧、组织讨论技巧等[3]。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多采用谈心交流的方式,多开研讨会,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时间上既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更要安排培训的专门时间。对教学技能考核的结果应该重奖励、轻处罚。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应该是上下贯通,与其他高职院校、大学和型企业协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这将为教学技能的提

升注入活力;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内外并蓄,学校勇于接纳外来培训工作;老幼兼容,打破培训专家的年龄界限,着重看其素质与专业教学技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